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9章 偷盗官银的大案(2)


第609章 偷盗官银的大案(2)

这人的性子还真是张狂到了极致。以前在扬州就各种顶撞上官,然后被教训了也不知道悔改。这次来了广州更是变本加厉,得罪了裴经略使一家子一次还不够,现在还拿他们做筏子!如今更是把事情闹到裴经略使跟前来了。换做自己是裴经略使,自己一定当场活撕了他!

可是看看那边裴经略使的表现,虽然有些生气,却似乎也并没有气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那怎么能行呢?

他忍不住就往上头添了把火:“诸如这等作恶多端、蒙骗百姓钱财之辈,我们必须严厉打击,抓住一个就给予狠狠的打击,让他一辈子都不敢再犯,也务必要还百姓们一个青天白日,崔知府你说呢?”

“韦刺史此言甚是,这也是下官今日来见您二位的目的。”崔蒲连忙点头。

韦刺史再得意洋洋的看着裴经略使:“裴经略使,您觉得呢?”

这是逼着他表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不点头表态都不行。而一旦表态,那就是自己也往自己脸上扇了一巴掌。而这份帐,他一定会深深记在心里,回头有机会就还到崔蒲头上去!

果然,裴经略使轻轻将头一点:“韦刺史所言甚是。崔知府你想怎么做,只管实言相告就是,老夫只要能做到的,一定会帮你做到。”

也就是说,要是他做不到,或者自称做不到的,那你就别指望他去帮忙做!

哈哈哈,这个回答真绝了!这两个人果然还是杠上了啊!韦刺史暗暗在心里拍手大笑。

崔蒲却是光明正大的笑了:“有裴经略使和韦刺史这些话,下官就放心了!不过,这件事似乎比下官预料得还要复杂些,二位且听下官一一道来。”

说着,他便将那叠资料分成了好几份,再一一给他们解说:“搜集到这些卷宗后,下官就命人下去核实了一番,才发现这里头还有不少问题所在。比如这第一堆,里头说的都是真事,但犯案的却并非那日下官抓住的人,百姓们只是想借这件事的东风让官府帮他们将钱财追回来而已;这里第二堆,就是一些地痞流氓想要趁火打劫,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这也是这些卷宗里头分量最重的一堆,由此可见广州府内地痞流氓已经猖獗到什么地步了!下官觉得这些人必须要抓起来好好给个教训才行!不然,他们还真当咱们这些当官的都是可以随意蒙蔽的呢!”

最后,他再拿起第三堆、也是最薄的,只有区区四五页纸的一堆,神色忽的肃穆起来:“这最后一堆,人将故事编得绝妙无比,下官都差点信了。可是等下官将状子拿去问人,他们却死活不承认,只说下官这桩案子他们只是初犯,之前他们什么坏事都没做过!看他们的表情不像说假话,下官就又叫人悄悄去寻摸这群人,结果竟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听他这一层一层步步推进,裴经略使和韦刺史的心也不由高高提了起来。

“什么秘密?”

崔蒲便从袖带里取出一块银锭递过去:“二位请看,你们可认识这个东西?”

韦刺史扫了眼,只认出了银锭底部‘岭南东道’‘开元二十七年铸’的字样。裴经略使将银锭前后翻看过后,却是脸色大变:“这不是去年户部拨给岭南开拓大禹岭的银子吗?”

在这个年代,银子并不是流通货币,民间惯用的货币是铜钱或者金叶子。银子这种东西,大都被官府捏在手里,只有每次给军队拨款、或者给下头救灾等等用处的时候才会统一发配,一般一发就是不下十万贯。这些钱由官府统一铸造,下头也会打上标记,再成箱成箱的运到拨款的地方。所以裴经略使现在一看就认出了这锭银子的来历。

而大禹岭古称塞上,乃是从古至今兵家必争之要塞。开元四年,圣人命时任左拾遗的张九龄监督开凿梅关古道,也就是大禹岭。修成之后,这条路便成为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在广州口岸登陆的胡商货船上的一系列象牙玛瑙等物更加快速的被运到新唐王朝的各个角落。

这也是张九龄的主要功绩之一。

张九龄过世后,圣人也过问了几句大禹岭的情况。得知因为每年来往的车马过多,导致路面时常有所损毁后,便命户部拨款二十万贯,拿给地方将大禹岭路修补并继续开拓。这钱送到当时的广州刺史手上后,下面各地的知府便都过来争抢修路权。刺史不堪其扰,便特地将裴经略使请去居中调停。裴经略使便是当时见过这些银锭的样子。

“这些钱你是从哪拿到的?”裴经略使心念一转,心里就开始大叫不好。

韦刺史顿时也脸色大变。

崔蒲见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道:“下官手下有几个功夫不俗之人,当发现这些人行踪诡异之后,便一直悄悄跟踪着他们。有一天,他们一伙人在某处聚集,等聚完分开,他们腰间明显就鼓了不少。下官的家丁趁一个人不备,悄悄偷了一锭回来交给下官。下官一见便发现事情不对,赶紧让他们继续盯着这群人,下官就捧着银锭来向二位上官求主意了。”

不用说,这笔钱绝对是偷盗的。只是,照他的说法,这分明就是团伙作案,而且涉案金额极大!

闻听此言,裴经略使和韦刺史就更激动了。

能不激动吗?偷盗官银啊,这案子他们只要破了,那就是泼天的功绩。裴经略使虽然已经官至一品,但人在岭南,他并不怎受中央重视。要是因为这件事而引起圣人的注意,他自是巴不得的。韦刺史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被人从长安排挤过来的,如果刚来这里就拿这么大一个案子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他就有足够的资本重回长安了!

至于崔蒲为什么要把事情告诉他们,那原因就更简单了--他一个小小的知府兼市舶使,手头只有调动一二百人的兵权。但对付这样的犯罪团伙怎么够?像这种大案要案,必须要由真正训练有素的队伍接手才行。韦刺史和裴经略使两个人正好符合这样的条件,又是他的上官,他不来求他们求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