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章回到旧社会(2 / 2)


“我看公子虽然着装怪异,但生的相貌堂堂,一脸正气,不似歹人,只是如今是大清的天下,大清有律,不留辫子者是死罪,公子就这样出去,不怕被官家当做发贼拿去?”中年人一脸诚恳的说:

什么?什么?杨一听的一晕,大清?等等?难怪我总觉得不对,原来这里是清朝,不是度假山庄,是货真价实的清朝,MD,该死的沙暴把我弄到哪里来了?

杨一脸上的表情一阴一阳,不断变化,发贼?太平天国的那帮家伙好象被清朝的政府称做发贼的,没想到自己竟然回到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可恶的沙暴,YY小说的主人公就算回到过去,大都能混个汉唐,康乾只类的好时代,我怎么就赶上了怎么个年代。

“当今天子可是咸丰爷?”杨一试探的问:

“正是,怎么公子不是我大清子民?为何说的一口好官话?”

杨一告诉自己,一定要正视现实,既然回来了,而且看来还没办法马上回去,就只能面对,先给自己弄个合理身份先。

“哎!!!!”杨一以一声叹息作为开场白

“说来话长了,先祖在明朝为官,当年吴三桂引大清入关,先祖不肯背弃前朝,便举家飘洋过海,先是到南洋,后有辗转至西洋定居,而今200年了,近年来,西洋列强屡犯中华,然清政府抵抗不力,弄的我们这些海外华人地位大跌,我在西洋,对西洋科学有相当造诣,家父便让我回来,看能不能为我中华出力。如能为祖国尽一份责任,也能告慰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了。”

“原来如此,都说西洋人大都短发,公子久居海外,也和他们一般,看来此言不虚,只是公子怎么到了这里?”

发贼?看来洪秀全已经造反了,从他们说话的口音来看,这里应该还是广西。想到这杨一说:“

在海外时就听长辈们说起故国的山水风情,知道什么安徽的黄山,山东的泰山,桂林的山水,这次回来在广州上岸,听说广东距离桂林不远,就想来看看,谁知道这一路走来,山路艰难,竟在山中转了十多天。”

“想不到你们虽身居海外,却时怀报国之心,实在令在下既钦佩又惭愧。”中年人说:

“先生何出此言?我看先生举止高雅,谈吐不凡,并非一般的人等可比。”杨一先送个马屁上来。

“惭愧!!啊!!惭愧!!!,我家本此地望族,本人不才也曾中三榜进士,现在江苏太仓为官,只因官场黑暗,加之洋夷猖獗,我既不能救百姓于水火,又不愿与鱼肉百姓的贪官同流合污,顾生了辞官回乡的念头,两前年因丁忧回到永安,本想趁次机会在家安心的读几本书,再做些满意的文章,眼看丁忧期至,谁知道去年发贼洪秀全带头造反,兵临永安,我只好带着小女回老家避此战祸,原打算以身体欠佳为由,就此辞官。如今听了公子的话,我便断了这归隐的念头,回去后拼尽一己之力,为当地百姓做些好事就是。总比让那些贪官们去祸害要强。”

看来这当官的还是个清官,杨一不由声出好感,动了结交的念头。

“呵呵,真是失礼的很,谈了半天还没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不敢,小姓韦,名晓声,字曦彤。请教公子名讳?”

“杨一,字显扬。那位姑娘怎么称呼?”

“小女秀儿。”

两人互换姓名,这就算是朋友了,接着便海阔天空的聊,一直到那姑娘叫吃午饭,这才做罢。在韦晓声的邀请下,杨一留了下来,休息一天在决定去向。

傍晚时分,杨一按照未来的习惯,在村自边的河旁散步,一边走一边思考,既然来到这个时代,总得做点利国利民的事,才不枉自己来此一遭,只是眼下自己两眼一摸黑,不知道从那做起。虽然这个时代烂了一点,但还是有的好的地方,一是自己以后不用在总是按照命令做事,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没有人干扰,比如那个东京大学的机械硕士,就是领导上安排自己去读的,还有这是个可以娶很多老婆的时代,现在他想和谁谈情说爱就谈,不象在未来,他所接触的年轻女性都是不能有感情的,最多是性爱技巧的陪练伙伴关系,这一点让杨一很不爽。有一点杨一一直藏在心里,那就是其实杨一一点都不喜欢特工这个职业。杨一很羡慕正常人之间能交朋友,谈感情,但是做为一个优秀的特工而言,感情是奢侈品,杨一的过去的生活中只有机械的命令和服从。

看看天色渐渐的暗淡,杨一开始往回走。

来到村口,发现许多村民都聚在村口,其间还传来女人的号哭声,杨一暗念,出什么事情了?杨一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村里的一个小男孩正躺在地上,呼吸急促,两眼紧闭,嘴唇发黑,牙根也要的紧紧的,一打听在知道,这孩子让蛇给咬了,刚弄回村里,村里的赤脚大夫紧急处理后,也没办法治疗,孩子的母亲赶来后,只是跪在一旁哭,看来孩子是活不成了。

杨一看了看孩子的症状,应该是让眼镜蛇给咬的,自己的野战包里还有血清,急忙跑回去取来。

“让开,让开,这孩子还有救。”人群听杨一一喊,立刻就让出路来,见杨一服装奇特,眼神中都带有惊异和不信任的色彩。只有已经绝望的母亲听到杨一怎么说,才停止哭泣惊喜的看着杨一。

杨一拿出注射器,给孩子注射血清后,抽出匕首,在伤口上划了个使字的口子,顿时紫黑色的血液流出来,杨一又趴在地上,用嘴吮吸伤口,一直到血色变红,孩子的脸色慢慢的好起来,呼吸也开始正常,杨一才说,抱回去吧,孩子没事了。人群顿时热闹起来,七嘴八舌的称赞杨一的医术高明,孩子的母亲高兴的抱着孩子痛哭,谁也没有注意到杨一悄悄的离开了。

多年样成的习惯让杨一在天一亮的时候,就准时起来不多不少,表上显示正好六点正。在园子里就着山泉水梳洗,杨一刷牙时秀儿在一旁惊讶的看着,杨一这才想起,这个是一个没有药膏、牙刷的时代。

“杨兄弟起的好早。”韦晓声笑着从屋子里出来,原来昨天两人谈的投机,就以兄弟相称了。杨一正要答话,屋子外突然来了一群人,为首的一位老翁一边走一边说:“恩人在哪里?恩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