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第64节(1 / 2)





  他们可倒好,好些人真乖乖的站在原地不动,任由日寇把他们给抓了。

  想到自己临出发前,林知言极力劝说让他一定要来北大营一趟,他还觉得对方小题大做,现在才知道,这帮东北军真是半点反抗的意志都没有。

  在王蕴蒲率兵干掉围攻北大营的数百名日寇,救下幸存的七千多东北军时,另一支工农革命军也在历史上的东北抗日名将杨继生的率领下,直奔奉天城内的兵工厂。

  奉天兵工厂可是目前亚洲的头号兵工厂,所生产的武器弹药,一直供给东北军四十多万军人使用。

  便是林知言在湘省建立的那座兵工厂,跟奉天兵工厂比,在生产产能上都有所不及。

  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直接将这座兵工厂拱手让给了日寇。

  日寇从东北军手上缴获的武器就不说了,光是这座工厂中的枪支就有十万多支,子弹更有数百万发。

  另还有几百门迫击炮和几十万发炮击炮。弹,以及上万发重型炮的炮弹,这些最后全都成了日寇的战利品。

  这些本来是用于保家卫国的武器,转头就成了日寇继续侵略东三省的杀人工具。

  再想到历史上这座兵工厂后来还被改造成日寇的军械厂,所生产的枪支弹药全部倾泻到了国人的身上,林知言光是想想都气的要吐血,恨不得把兵工厂里的一切都搬空摧毁。

  既然已经提早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林知言肯定是不能再让这些武器装备落入日寇手中的,便让杨继生带人尽快前往奉天兵工厂。

  如果能赶在日寇之前抵达兵工厂,就将里头的武器弹药和生产机器全部搬走,如果实在搬不走,哪怕是炸了,也不能把这些东西留给日寇。

  当然了,这座兵工厂里除了武器弹药和生产机器外,最让林知言眼馋的还是数万名兵工厂的工人。

  自民国十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年整,这座兵工厂可是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的武器生产工人。

  比起那些用过就没了的枪支弹药,工人和生产机器反而更得林知言看重。

  他在东北大山里的那座兵工厂现在虽然也能产出武器弹药,但因为人手和生产设备不足,产能一直提升不上来。

  如果有这数万名产业工人,再有新的机器设备加入的话,今后整个东北抗日的枪支弹药供给就不需要再担心了。

  林知言只要求杨继生尽可能的将兵工厂的武器和工人设备带走,却并未打算占据这座兵工厂。

  至于为何不直接占了,并非林知言不想,而是此时的工农革命军的兵力根本不够。

  哪怕王蕴蒲带了近万的老兵队伍过来,来到东北后还不停的训练新兵,再加上东北原有的数万游击队,他们所有的兵力加起来都不够日寇的半数。

  就这么点兵力,想要抵挡日寇二十多万大军,显然是不现实的。

  林知言也想过直接占了兵工厂,但在综合考虑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毕竟这座兵工厂肯定会是日寇的重点目标,为了争夺兵工厂,日寇必定会不惜死战,到时候免不了会有很大的伤亡,林知言可舍不得让战士们为此付出生命。

  只要把里头的武器和设备都搬走,再把工人也带走,只留下个空壳,这工厂给了日寇又何妨。

  等他们积蓄够了力量,早晚有一天会将工厂重新夺回来,将日寇彻底赶出东三省。

  杨继生带兵尚未赶到奉天兵工厂,在半路上就跟同样赶往兵工厂的一队日寇迎面碰上。

  发现对方的兵力比自己少很多,杨继生二话不说就直接跟对方干了起来。

  日寇习惯了东北军的窝窝囊囊,刚碰到杨继生这帮士兵的时候,还以为是东北军的人,便没太放在心上。

  哪知道还不等为首的日寇开口将人喝退,就遭到了杨继生的子弹攻击,直接一枪毙命。

  接下来自然是一场大战。

  好在杨继生带的这支队伍里有不少曾经参加过岛城保卫战的老兵,即便对上凶残的日寇,也有不少心里优势。

  再加上己方人数比对方多,装备上同样不逊色,杨继生很快带着部下就将这队日寇全部击毙。

  干掉日寇后,杨继生没有多作停留,又继续向奉天兵工厂赶去。

  此时奉天兵工厂的督办张作武,同样接到了张少帅的不抵抗命令。

  这人是张家的本家亲戚,素来以张少帅为马首是瞻,虽然心疼不舍这座兵工厂,依旧毫不迟疑的打算执行张少帅的命令。

  只是张作武愿意把兵工厂拱手让给日寇,厂内的数万名工人却不同意。

  工人里正好有几位红党成员,他们干脆组织人手将张作武捆绑起来,拿起武器分发给工人准备抵抗。

  原以为最先赶到的会是日寇,哪知来的竟是工农革命军,领头的几位红党成员见状不由欣喜若狂,当即组织兵工厂的工人,协助工农革命军搬运武器和设备。

  这数万名工人起初还担心没了设备会影响自己的生计,得知红党根据地内还有一座兵工厂,他们也可以前往工作后,工人们的心就彻底踏实了下来。

  他们也是爱国之人,既然能给自己人生产武器,那自然不会再留下来给日寇侵略者服务。

  在数万名工人的协助下,杨继生只花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将兵工厂内搬运一空。

  期间他们还遇到了好几波试图抢夺兵工厂的日寇袭击,有着充足武器供应的他们倒是成功抵挡了下来。

  赶在天黑之前,杨继生带着工人们开始撤出奉天城。

  与此同时,王蕴蒲直接开了北大营的武器库,将存放其中的武器全部取了出来,分发给收编而来的七千多东北军。

  经过日寇先前的屠杀,这七千多存活下来的东北军总算清醒过来。

  又有王蕴蒲不断给他们鼓舞激励,做思想工作,这帮人的战斗意志终于爆发了。

  想到那些因不抵抗落入日寇手中,却被日寇直接枪毙的袍泽,七千多东北军忍不住红了眼。

  若非王蕴蒲带着工农革命军及时赶到,将他们救了下来,他们如今恐怕也已经成了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