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章闵敏找到如意郎





  闵敏这一年又当生产队长了,农科院雇了30名农工,把30公顷的农研大地交给她当了实验田。

  农研大地,位于农科院院部的北面。通往机场的雄鹰路把这片东西1500米,南北200米的平坦如砥的大地分成了东西两块,一条水泥罩面的水渠南北贯穿,10口电机井的红色泵房排成一排,泵房与泵房之间都有三个石板,中间走人,两边承载车轮,六面砖墙把两块地圈成了两个凵型,水渠南便是铁北的四道街,取名建华街,是用砂石铺成的。

  大地里铺着喷淋管道,200个白色的摇动喷头,可以覆盖整个田地,闵敏得到这块现代化的实验田,如获至宝。她妹妹闵繁考上了农大植保系,她也得到了农大专科学历。本来可以脱产续读本科,但是,她怕失去这块地的掌控权,毅然选择了留下当实验田管理员。

  这个实验田管理员属于后勤处的管理人员,不是科研人员,虽然科研人员也称研究员,但是这个员走的是和教授并行的职称系列,而闵敏这个员则走的却是行政系列。是什么系列她不在乎,在乎的是这块地的耕种权。

  农科院的研究员、副研究员有40多个,分为豆类所、玉米所、高粱所、水稻所、谷糜所、小麦所、薯类所、蔬菜所、畜牧所、果树所等10个科研所,助理研究员和技术员达200多人,后勤处还有在职员工100多人。聘用的农工大多是返城知青中的本院职工子女,属于长期聘用的临时工。

  闵敏仿佛又回到了集体户,成了这些知青的生产队长。后勤处有农机科,种地、趟地、收割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农工们就在铲地和收割时劳累一些,其余时间是钉实验田标牌,挂植物品种标签,给植物量叶子和茎高,给士壤取样,喷药和追肥等。

  院里化肥品称全、数量多,种子都是良种,农药都是新品种,所有生产资料不计成本,按需使用,要的是实验记录。这对闵敏来说,简直就是豪华和奢侈的实验场,使她看到了不靠天也能种田的理想农业。

  她虽然是队长,但是种什么不是她说得算,由各研究所下达种植计划,各所的助理研究员和技术员经常到各自的实验田来采集数据。

  有一个叫田间的农大毕业生是玉米所的技术员,180公分的大个,可谓玉树临风,长得不算漂亮,但是一看就稳重老诚。他是白城人,72年下乡,76年推荐上学进了省农大,80年毕业,这是毕业前来农科院玉米所实习的。

  他是一个多面手,学的是植物保护,还学会了开拖拉机,字写得也好,还爱好打篮球。他才来半年就和闵敏看对眼了,待毕业后分到了玉米所,两个人便开始谈恋爱了。

  闵敏是让四队户美女们比的貌不出众,其实她很有气质,一双单眼皮下本来有一双明亮的双眸,却让近视镜挡住了光彩,摘下近视镜后眼睛就迷成了缝,得调焦后才能睁大,一旦睁大了,十分纯真可爱,其余的没有缺彩的地方。

  她的气质恰恰从近视镜上表现出来,她的习惯动作是用手去向上推镜架,每推一次,都抬头挺胸,目视对方,象能看透别人心里想什么似的。她习惯聆听别人说话,从不随便打断别人,也不轻易说话,一旦说话十分噎人,说完就离开,不给你争吵的机会。如果谁把知识说错了,她会不客气地纠正。

  田间是一个很勤奋的农研战线新兵,他一进农科院实习,便扎进了实验田,整天地量啊,记啊,把农工的活都干了。不象其他技术员,到田野走一圈,要一些数据就走了。这一点让闵敏产生了好感,她就喜欢这样脚踏实地的男人。

  但是,田间刚出校门,在记录数据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就是拿着笔记本记流水,一个月就记了一本子。闵敏便主动接触他,把自己的实验日志分享给他。田间被她的日志吸引了,看了当年的,还想看上一年的。闵敏索性把她74年以来的六本日志都交给了他,他被闵敏持之以恒的精神打动了,更被闵敏的记录方法所折服,一入职便先向闵敏发出了求爱信号。

  闵敏是一个爽朗的女性,接到信号后,便表示了愿意和他相处的态度。两个人都住单身宿舍,都在院里的食堂吃饭,很快就如胶似漆了。

  闵敏掉进了爱情的旋涡,便不跟艾华、刘娜走动了。艾华的服务部挣钱了,便想起报答闵敏的启动之恩,主动去找闵敏,给她送去了500元红利。闵敏爱叫真,非让艾华把这500元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否则,她就不收。

  艾华被她逼得没办法,便把她为服务部介绍刻印教材挣到的800元钱,分成了三份,她、水昜、闵敏各分1/3,把闵敏应该分得的267元当做了股份,1979年服务部纯赢利1500元,三一三十一,应该得500元的原因说了出来。

  闵敏一听更不收了,她说:“我那是帮你和水昜,不图回报,你这么做,把我们的感情都搞没了。”

  艾华说:“没有你就没有这个服务部,这是纯利润分红,我和水昜多劳多得,己经在工资和奖金中体现了。今年服务部扣出工资、奖金、积累,还将赢利2000元,明年做完决算时才能发给你,你要是不收,我就犯了贪污罪,你忍心看着我坐牢啊?”

  那时候,股份制在中国还没有概念,艾华是在自修大学财经中发现这一知识的,便用到了她的服务部中。这一理念比中国证券公司发行第一张股票早了整整十年。

  闵敏驳不倒艾华,便收下了那500元红利,同时她对股份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她细问公司的经营情况后,对艾华收留残疾人的行为大为感动,她提出要把自己的股份分给任妮一半,艾华被她的行为感动了,决定把她和水昜的股份也各拿出一半,给曲静和刘刚,从1980年开始给她(他)们三个分红。

  水昜自然没有意见,他认为自己79年得了2000元己经够知足的了,该做些善义行动了,同时也为任妮的未来感到高兴。

  林羽每星期都来艾华这里过礼拜,他己经办妥了接班的手续,年底就回北京了,因为北京京剧院人才太多了,他被安排到了玄武区少年文化宫当器乐辅导员。而艾华的调转却还需一番周折,进京的路不是那么平坦的。他们决定先结婚,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调转的理由。然而,她们的结婚登记又遇到了计划生育的阻挡,按规定,得在83年,艾华才到登记年龄,林羽己经27岁了,能等到那个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