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1 / 2)





  两口子在这方面倒是非常有默契。

  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两人这一架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偃旗息鼓了。

  两人凑到一块儿,商量该怎么办,顺便骂骂这些忘恩负义得了报应的村民。

  可这并不能让何春丽有多开心。因为自从昨天被林老实毫不留情地拒绝以后,她已经开始偷偷谋划跑路了。他们厂子里的缝纫机是去年才进回来的新机器,九成新,转手也能卖不少钱。还有厂子里累积的冬装,这么多,若是能暗中找到接受的人,也能收一笔钱回来,另外还有一部分布料,也可以转手。

  将这些东西卖了,手里怎么也有个上万块。拿着这笔钱,她完全可以去外地东山再起,唯一要考虑的是要不要带胡安。

  不带胡安,她一个女人身上拿这么多钱出门,在路上不安全。带上吧,这个男人太没用了。

  不过现在厂子被封了,她的一切计划都成了泡影,没有钱,还跑什么跑?

  她现在只能等,看政府那边能给出什么解决方案,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接手厂子的人,她兴许还能拿回一点钱。

  可何春丽还没等到政府的消息,却等来了一堆的村民。

  丽安服装厂的员工大多是农民,农村沾亲带故的人多,而且这时候宗族,同一个姓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一家有难,多家支援。

  所以被抓走的几个农民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来了,还有其他没拿到工资的农民也来了,加起来总共有一两百人,全堵在何春丽家楼下的路边,从楼上看下去,乌压压的一片很吓人。

  胡安本来还想去找他那群狐朋狗友帮忙的,一看这阵势也缩了回去,跟农民比人多,那不是找死吗?这全天下就数农民最多。

  这些人堵在楼下,要何春丽给个说法,家里有人被抓进了公安局的,要求何春丽把人给弄出来,没拿到工资的,要求何春丽发工资。

  这么多人堵在这里,严重影响了这栋楼居民的进出和生活,也影响了附近的交通。很快这个事就传到了政府那边,传到了王县长的耳朵里。

  王县长也是头大,这个丽安服装厂,本来还以为能成为他们大安县的一张名片,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结果还没做大就搞出这么多事,影响非常不好,再不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发生流血冲突。

  未免事情扩大,县里面的领导开了个紧急会议,由王县长亲自出面安抚村民们,保证会将拖欠的工资补发给他们。至于被抓住的几个工人,也会在明天放出来,不过毁坏的门锁和机器,给厂子里造成的损失,将从他们的工资里扣。

  扣点钱就扣吧,人没事就好,被抓工人们的家属怕了,现在就只求人平安无事就好,也答应了这个条件。

  让村民们回去后,政府这边介入了丽安服装厂破产一事。

  目前丽安服装厂最值钱的就是其固定资产,房子、机器、布料和衣服,这些东西全卖出去,足以偿还银行的贷款、工人工资以及其他欠款。

  难的是,谁能整个接下这个盘子。

  如果分开卖,那厂房肯定会空置下来,那么多冬装恐怕也没能全部接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人愿意将丽安服装厂全盘接过去,这样服装厂也能继续开下去,工人们也不用担心失业。

  但要盘下整个服装厂,得好几万块钱,县城里能拿出几万块的人不多,就是能拿得出来,在丽安服装厂名声已经坏了的情况下,别人也要谨慎考虑。

  所以这个风声放出去大半个月,都没有人来问价格。工人们还等着发工资,王县长只好主动出击,约了县里几个搞实业比较出色的企业家谈这事。

  林老实也是其中之一。王县长知道他的饲料厂生意非常好,忙不过来,最后约的他。

  坐下之后,王县长手轻击着桌面说:“丽安服装厂的基础不错,他们的缝纫机很新,工人也都是熟练工,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开工,你要不要考虑考虑?”

  林老实双手交握,置与桌上,浅笑道:“王县长,丽安的问题不在于工人,也不在于机器吧,而是在于产品没有销路。他们的名声臭了,要想重新建立起来可不容易!”

  正是这个问题,如今大家都不愿意买丽安的服装,这才是导致丽安破产的真正原因。

  “你有没有办法?”王县长说,“现在丽安这个盘子全部接下来绝对划算。就是你新投资一个这么大的服装厂,成本也不会比现在低!”

  林老实也清楚这一点,但他有他自己的考量:“王县长,饲料厂这边我都分身乏术了,实在是没有精力再去经营一个厂子。”

  王县长不死心,林老实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把大安鱼饲料厂发展到如今这种规模,并不能用好运来形容,说到底还是他踏实肯干又有本事。

  王县长很看好他:“饲料厂已经步上了正轨,那边有唐文给你看着,服装厂这边我希望你回去考虑考虑,没有比你更适合的人选了!”

  “王县长你谬赞了。”林老实顿了片刻,给王县长交了个底,“我真没时间,等饲料厂这边稳定后,我准备去省城和省里面其他县市乡镇走访、考察!”

  王县长愕然,呆滞了几秒,继而笑了,竖起大拇指赞道:“年轻人敢想敢干,林同志,我没错看你,你一定会比我想象的走得更远。既然如此,我就不拿这个服装厂来麻烦你了!”

  王县长帮他不少,如今遇上了难题,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林老实觉得有点愧疚,犹豫了一下,给王县长出主意:“可以让几家联合起来接手丽安,这样大家的风险就降低了。如果能拉到一个有服装销售渠道的人入伙,再把丽安的招牌一换,一切就不成问题了。”

  说到底,没人愿意接手,还不是怕生产出来的衣服没人买,亏钱。

  这倒是个办法,王县长点头:“成,我考虑考虑。林同志,你回去后尽管放手的干,有什么需要咱们县里面帮忙的,来找我!”

  这个承诺太有分量了,林老实对王县长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回去后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今年的生产。

  通过增加机器,招聘工人,加班,工厂里的生产逐渐提了上去,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那就是鱼饲料的运输成了新的问题。

  因为今年的鱼饲料销售范围扩大到了全市,一辆大卡车显然不够用,林老实又购进了一辆载重五吨的卡车,专门负责大安县意外的饲料运输。

  但随着订单的增多,加之运输范围扩大了,这一辆卡车还是不够用,很多订单排在那儿,等着出货。

  于是不少人建议林老实再购买两辆卡车,解决运输这个事。但林老实没同意,买了卡车要烧油,要雇佣司机和押车人员,这样下去成本太高了,不划算。而且人员越多越复杂,这样长期在外面,管理也是一个很费心的事。

  况且他的目标不止是将鱼饲料销售到d市就完了,他还想将饲料推向全省,乃至全国。那么远总不能还一直这样用大卡车送货吧?

  不断地购买卡车,增加运力是个下下策,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林老实琢磨了许久,想到了一个主意,找分销商和个体户,由他们来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饲料厂只需要将饲料送到分销商或者是个体户那里,然后再有他们将饲料送到养鱼户手中。

  分销商或者是个体户,所能辐射的范围都很小。像乡镇,早上赶集,下午就没事做,个体户完全可以用自行车将零散的几袋饲料送到养鱼户手中,如果量比较大,也可以协商,自己或者让养鱼户找拖拉机将饲料从乡镇运回去。

  等到了省城,临省,乃至更远的地方,他们直接将饲料运到分销商那里,再由分销商卖给养鱼大户或者乡镇个体户,最后再送达小的养鱼户手中。

  这样一级一级,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体系,以后也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说干就干,等厂子里的生产上了正轨后,林老实就开始谋划这个事。

  如果让他亲自下乡,一个乡镇一个乡镇的跑,太慢了。

  林老实又把目光盯向了广播电台。不过他这次没找王县长帮忙,而是自己去跟县广播电台的站长接洽,提出有偿广告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