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节(1 / 2)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跟他有同样的烦恼,那就是林父,媒体当然不可能错过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

  不少人去林家下面堵林父,拿起话筒问他:“林先生,关于林老实在微博上表示,要起诉你和戒网瘾体校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权一事,你怎么看?”

  林父懵了,他平时不上网,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件事。邻居们有的知道了,也不会特意去告诉他。

  “你们说那个逆子要去告我?”林父食指指着自己的胸口,两只眼睛鼓得老大,“你们没搞错,我是他老子。我生了他,养了他,没有我,哪有他。老子给了他命,把他养这么大,他反了天了,去法院告我!好啊,我倒要看看法院怎么判!”

  林父觉得自己是老子,对儿子有生杀予夺的权利,更何况他当初是为了帮助儿子戒掉网瘾才送儿子去戒网瘾体校的,一年学费加生活费要三万块,可不便宜。他不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也不怕林老实起诉他。

  记者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幕,林父戳胸口瞪眼照片、视频在网络上传开,不少年轻人愤怒了。他这哪是养儿子啊,分明是想养条听话的狗,根本就从未把儿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对待。

  年轻人的愤怒进一步推动了这个新闻。媒体趁热打铁,又去采访了林家的邻居,林家的亲戚,了解林父平时是怎么对待儿子的。

  林父脾气暴躁,性格又专横,跟邻居和同事关系也处得不怎么样。记者一问,大家都如实回答了。

  说林父从小就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林老实动辄打骂,平时不教育,孩子一旦考得不好,打孩子,而林母愚昧又以夫为天,林父打孩子,她还说活该,说孩子不成器,该挨打。

  总之两口子都是那种只生不教,偏偏要求又很高的人。林老实没长成一个问题少年,长大后踏踏实实上班,都是他们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偏偏这两口子又没文化,又自以为是,明明儿子开网店挣了钱,他们听红眼病的人一挑拨,就觉得儿子天天对着电脑不好,有网瘾,得改掉这个毛病。

  在多次劝说无效后,林父更加认定网络是个坏东西,让本来挺听话的儿子都变得不听话了,所以为了改掉儿子这个“坏毛病”,他就把林老实骗进了戒网瘾体校。

  通过采访林家的老邻居和亲戚,媒体勾勒出了林老实的成长轨迹,做出了一篇长篇报道,引起了全国性官媒教育报的关注。

  教育报甚至以林老实的这个案例,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叫“该怎么做合格的父母”,直接把林父林母拿来做成了反面例子。

  这种媒体的下场,将事情推向了新的高。潮。

  也让越来越多受害者站了出来,实名谴责戒网瘾体校。一个个悲惨的案例被媒体报道出来,市民们都震惊了,这也太可怕了吧,这哪是学校啊,这简直是黑涩会。

  而戒网瘾体校外面更是聚集了大批媒体,进不了学校,这些媒体工作人员就爬树,坐在树杈上用望远镜观察学校,实时报道学校里的生活。

  媒体源源不断的报道,也影响了一部分不大坚定的家长。

  他们本以为把孩子送进戒网瘾体校是对孩子好,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和坏习惯,可现在媒体,全国大多数人民都说这是不对的。

  有的家长心疼孩子,看到了那些前学员们身上的旧伤,也怕自己的孩子遭受这种折磨。于是,陆陆续续有家长到学校来要求给孩子退学,接孩子回家。

  闫主任他们当然不同意。现在学校外面那么多记者,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肯定还有更多的家长要求退学。而那些小崽子被放出去后,肯定会乱说。这些人有的身上伤口都还没愈合,一旦被媒体宣传出去,对他们学校的影响实在是太坏了。

  走到这一步,闫主任也不是没想过收买媒体。可这些媒体很多都是外地,有些记者还是名记,不缺钱,哪那么容易收买。

  他也想过撤热搜,但价格对他们这个破学校来说实在是高了一点,闫主任有点舍不得,而且又担心没有效果。毕竟微博也只能管到他自己,管不了度娘,更管不了某涯之类的论坛。

  眼看形势越来越对他们学校不利。

  闫主任不得不行动,他问陈教官:“能联系上林老实吗?”

  这个陈教官早考虑过了,他摇头:“只知道他还在隔壁省城,具体在什么地方不知道。他父母也联系不上他,听说他从医院跑了之后就再也没打过电话回家。”

  顿了一下,陈教官小心翼翼地看了闫主任一眼,补充道:“不过我知道有个q.q能联系上他,他在微博和论坛上都放了他自己的q号。”

  闫主任平时是不玩q.q的,但这次为了联系上林老实,不得不拾起他觉得是个“祸害”的网络。

  “你给我申请一个号码,加林老实,我要跟他谈谈。”

  第74章 被送进了戒网瘾体校

  自从上了热搜之后, 林老实就特别忙, 他的q.q几乎都快被加爆了,除了戒网瘾体校的受害者、媒体、律师之外, 还有许多正义感爆棚的网民或者是看不惯他要告父母的申请加他。

  这么多人,林老实当然没法挨个挨个地全加了。所以林老实最后就在微博上发了一条信息, 先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 然后表示,大家有什么好主意,在微博上提或者给他私信就行,q就别加了, 快到好友上限了, 给其他受害者腾出个位置来。

  这条信息写得情真意切, 除了个别找茬的,都理解林老实的做法,也就没掀起什么风浪, 少数几个挑事的不等林老实出马, 就被其他人给喷得体无完肤了。

  这样一来,林老实这边总算得了些空闲, 不至于像前几天那样, 一天到晚守在电脑前都不够用。

  因为这个事的热度持续不减, 影响越来越广泛, 终于有比较出名的律师主动找上了林老实。

  林老实对比了几人的资历、打过的官司,从中挑了一个名声还不错的律师,该律师姓朱, 三十多岁,年富力强,名声很好,每年都会做一些法律援助的工作。

  他就省城本地人,离得近,以后见面沟通,打官司也方便。林老实又托吴飞帮忙调查了一下朱律师。吴飞有认识的媒体从业人员就是跑政法这一块儿的,跟朱律师打过照面,对方对朱律师的评价不错,这个律师进取心很强,做事认真,豁得出去,业务能力那是没话说。

  林老实就喜欢这样的律师。他这个案子虽然看起来简单,十拿九稳要赢,可在没宣判之前,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谁又能保证就一定能赢呢?所以认真是对彼此都负责。

  确定了人选,林老实加上了对方,彼此先在q.q上聊了一会儿,算是做个了简单的了解。

  朱律师是个行动派,直接在q上就表明了,让林老实把材料准备齐全,如果双方都没意见,明天就签委托协议,准备材料提起上诉。

  林老实当然也乐意速战速决,双方一拍即合,高兴地在q上留了联系方式,约好了明天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谈好后,林老实就将q挂在电脑上,准备出门去买个手机,办张卡。

  这会儿办手机卡还不用实名制,买了手机,直接在报刊亭就可以买一张手机卡,装进去就能打电话了,倒是省事也不用担心被人查到行踪。

  买手机是林老实早就想好的,以后他要跟朱律师联系,正式起诉后,法院那边也可能会联系他,还有其他受害者们,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光靠网络联系也不行。毕竟这会儿手机还是2g网络,哪怕能上网,速度也非常慢,打开个网页都要老半天,非常不方便,电话是不可或缺的联系方式。

  买好电话林老实先给吴飞发了一条信息,告诉了他自己的号码,方便两人联系,然后去菜市场买了几个菜拎回家准备做饭。

  回到家,毫不意外,他的q上又不停地闪烁,冒出一堆的信息。这也不奇怪,因为大家都联系不上他,只能用q.q这种方式了。

  林老实把东西放下,擦干净手,坐到电脑前,一一回复比较重要的信息,处理完了这个,他又点开了加好友的小喇叭,挨个查看,如果是添了备注又有必要加的人,他就确认,不认识或者没必要加的人,他就挨个拒绝。

  这一拒绝就直接把闫主任的好友申请给拒绝了。

  闫主任看着信息提示里那句“谢谢你的关心”,气得满脸通红,他等了两个小时,结果这小子竟然给他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