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节(1 / 2)





  沈临家的谷场上,上午帮着苏晚摘过野山果的那几个孩子都在沈临家的谷仓上帮着沈临搓玉米。

  沈临则是正把搓下来的玉米收拾干净装到袋子里面。

  原来,上午沈丫丫就是来谷场上找的那几个孩子,那几个孩子都是懂事的好孩子,都在谷场上面帮着家里搓玉米,家里的大人听说是叫孩子过去捡野山果挣钱,便也都放孩子去了。

  搓玉米可是不挣钱,这些父母也都是知道捡一天的野山果是能挣十文钱的,可是到了中午便看到孩子们都回来了,并且还得了十文钱,就有大人让吃完饭的孩子去给沈临家搓玉米,说好的一天就是一天,总不能没有干到一天就拿人家一天的钱吧。

  其实,自从沈临把苏晚从青云县嗲回来,在青石村人眼里,苏晚和沈临就是一家人了,兄妹也好,日后的夫妻也好,总之就是一家人。给沈临干了活就也是给苏晚干了活了。

  由此看来,沈丫丫找的这几个孩子,果然都被家里的大人教的很好。

  沈临这些时日屡屡受到苏晚的帮助,都已经推辞不过来也说谢说不过来了,在再多推辞,倒是显得小家子气了,沈临已经打定主意,往后,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挣银子,是做工也好,做小生意也好,只要是能挣到银子,他都会去做,去做工和做小买卖虽然会被村子里面的人看不起,但是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有力量回报苏晚、保护苏晚,才能有力量让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

  所以现在便不能纠结这一时的不能回报了,沈临知道那几个孩子是因为苏晚的缘故过来搓玉米的,便也大大方方的让他们给干活了。

  还有其他几个上午给苏晚捡野山果的孩子,见其他小伙伴去给沈临搓玉米了,他们的父母便也让他们去或者是他们自发的去了。

  现在整个谷场都知道了苏晚雇上几个孩子捡野山果,见苏晚过来了,有村名说风凉话,这是把钱都大手大脚的花完了,打算靠吃野山果过冬呢。

  好事的村民也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说苏晚不会过日子,自己能干的活计偏偏要雇牛车,自己能捡的果子偏偏要雇孩子。

  沈临这几日总是有人帮忙,活计干的很快,早有眼红的村民见沈临不顺眼了,此时更是说着风凉话,道:“沈临,你这一定是领回来一个傻子,唉,你和苏晚以后要是成了亲,再生一个小傻子。”

  那些自家孩子被苏晚雇去捡野山果的人家倒是为苏晚说句话:“人家苏姑娘聪明着呢,她捡野山果,定然是有缘由。”

  好事的村名一脸嘲笑:“能有什么缘由,缘由就是把钱都花完了,这是打算靠吃野山果过冬呢。”

  苏晚也不解释,做什么事情,遭到误会和不理解都在所难免,总不能一个一个去辩驳,一个一个去解释吧。

  偏偏说这些话的人都是长舌妇人,沈临还没有办法那拳头解决问题,不过,沈临一个严厉的眼风扫过去,那几个妇人倒是闭了嘴,不过嘴上还嘟囔着几句:“不会过日子就不会过日子呗,还不让人说了,也真是可笑。”

  说完,几个人都挪着李沈临和苏晚更远了一些。

  那几个孩子依然是干的热火朝天,一边说笑一边干活,他们的手也全都很快,一个一个,飞快的把玉米粒搓了下来。

  虽然背玉米这种活计他们干的不及大人,但是搓玉米这个用的是巧劲儿的活计他们有的甚至干的比大人都要快。

  苏晚给沈临送下了饭,回去的时候顺便在食盒里面装了一两层的玉米粒,回到家中之后,苏晚往锅中下油和和糖,待油烧热,下入玉米,然后盖上锅盖,添了柴火,不一会儿,便听到锅里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玉米便爆成了爆米花,苏晚把爆米花装到了一个布袋里面,让沈丫丫拿去谷场给那几个孩子分了。

  苏晚没有要求他们下午再干活,但是他们自反的去帮着沈临干活了,由此便可以看出都是好孩子,对待这样的人,是可以大方一些的。

  沈丫丫带着爆米花去给谷场上给沈临干活的几个小孩子分了,几个小孩子都干的更加卖力的。

  苏晚从沈家的库房里面取出一盆的野山果,把野山果去掉核,洗的干干净净,然后打了几桶清冽的井水,往井水里面加盐,把野山果泡进里面。

  等到野山果泡的茶不多,然后再把野山果和苹果在一起煮了晾凉,最后苏晚用白糖和水熬糖稀,把那天从街市上买来的签拿出来把野山果一个个穿上去,裹上一层糖稀,在晾凉,由此,一个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苏晚尝了一个,还有一些酸涩的味道,原主去酸涩的方法就是在盐水里面泡并和苹果一起煮,看来苏晚搭配的比例还不够对。

  苏晚又试验了几次,终于掌握了正确的比例,做出来完全不涩的冰糖葫芦,书里王家人说原主用野山果做出来的糖葫芦不及正经用山楂做的糖葫芦,此时苏晚真正尝到了,发现这用野山果做的冰糖葫芦并不比山楂做的冰糖葫芦差。

  可见也是因为王家人看不起原主才说原主做出俩的东西不好了。

  苏晚做好了野山果冰糖葫芦,也山果也是红彤彤的颜色,甚至比山楂还要红一些,味道也并不比山楂做出来的冰糖葫芦差,只不过是个头比正常的冰糖葫芦小一些罢了。

  苏晚刚才只是试验着做了一些,由此,便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用相同的比例,便可以大批量的做了。

  沈丫丫回来之后,尝了苏晚做出来的冰糖葫芦,惊叹连连:“苏晚姐姐,野山果一直都又苦又涩,你是怎么把它做成像冰糖葫芦一样的味道的。”

  苏晚并不打算瞒着沈丫丫,仔仔细细的把制作的方法告诉了沈丫丫,并没有因为沈丫丫是小孩子就敷衍。

  试验的做成功了,苏晚便开始正式的做大批量的冰糖葫芦了,苏晚从库房里面找出一筐,全都泡在了盐水里面,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沈临刚从谷场干完活回来的时候,苏晚正把野山果从盐水里面捞出来。

  沈临见状,连忙上前帮着苏晚捞,沈临让苏晚站在一旁只指挥着他干就好,苏晚也没有坚持,沈临一直都是一个又担当的人。

  王洛生看见她干活,从来都是觉得理所应当,绝对不会产生一丝一毫上前帮她的想法,无论她做着多么繁重的活计。

  苏晚并不打算把用野山果做冰糖葫芦的方法对沈临藏着掖着,索性就将方法告诉沈临,让沈临去做。而她则是在另一口锅前做起了饭。

  沈临家之前富裕,是做了两口灶两口锅的。

  沈临这才知道苏晚是要把野山果都做成冰糖葫芦,把野山果和苹果在一处煮的时候,沈临去了库房,见自家的库房里堆了满地的野山果,沈丫丫告诉沈临,苏晚姐姐几乎把后山的野山果全部都摘了过来,不过却没有摘村子里面的。

  沈临把苏晚的心思猜的清清楚楚,苏晚没有摘村子里面的野山果,便是怕挣了银子以后村子里面的人来找麻烦了,后山无主,后山的野山果自然也无主,是断然不会有麻烦的。

  与此同时,沈临也惊叹苏晚的聪慧,街市上面卖的山楂做的冰糖葫芦三文钱一个,成本大约是一文,而用野山果做的冰糖葫芦,一个的成本甚至不到半文,如此,便能降低价格卖,一定能卖出很多。

  沈临一下子把苏晚的想法猜的清清楚楚,随即又有些自愧不如,苏晚是个姑娘,头脑当中却有如此多的挣钱的法子,而自是一个男子,却尚不能担起养家的重担,让一家人都过着贫苦的日子。

  苏晚一边在另一边灶火上坐着炖菜,往上面烀了几个粗粮饼子,一边和沈临说着话。

  苏晚道这做冰糖葫芦和卖冰糖葫芦的活计都太麻烦,等沈临忙完能不能帮自己。

  沈临正愁没有办法还苏晚之前为自家做的事情和花的银子,便满口的答应了下来,等再过了三四天,他搓完玉米,把玉米收起来,这做冰糖葫芦和卖冰糖葫芦的活计都是他的,苏晚只管收钱就好。

  其实,对于青石村的人来说,出去做大买卖并不丢人,但是出去干小买卖就不一样了,若是有人做小买卖,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卖冰糖葫芦就是小买卖中的小买卖了,一定会遭到村民的议论和嘲笑。

  但是沈临不在乎这个,他是一个男人,被议论和嘲笑没有什么,苏晚可是一个姑娘家,自是不能被人议论嘲笑。

  沈临告诉苏晚,以后做冰糖葫芦和卖冰糖葫芦的事情都包在自己身上,这野山果耐放,就是一个冬天也能放的住,让苏晚不必着急这几日就出去卖,等自己收完玉米再开始卖。

  苏晚也能明白沈临的心思,他是不想苏晚去抛头露面卖冰糖葫芦遭人议论,苏晚道这一批冰糖葫芦放到过几天再卖便不好了,不如自己和沈丫丫明日先去卖一趟,然后剩下的沈临收完玉米再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