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第65节(1 / 2)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隔不久,红党党中央就发布了《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最先响应红党号召的,则是来自祖国大西南的川军部队。

  这支原历史上在历次大会战中都战绩卓著,始终给予日寇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铁血之师,如今还是个十分贫弱的积弱之师。

  川军的统帅刘元勋是个十分嫉恶如仇的军人,向来不满外国势力在国内胡作非为。

  刘元勋在今年上半年刚统一川省各方势力,并且改旗易帜,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授衔。

  在日寇侵略爆发后,本以为申凯正会正面抗击外敌的刘元勋,还想着要不要主动请战。

  哪知他请战的的电报还未发到国民政府,就接到了申凯正让他率兵剿灭川湘红党的指示,气的刘元勋直接撕了那份电报。

  刘元勋从军至今已有二三十年,以往他打的都是内战,即便屡屡获胜,心里却并不怎么舒服。

  如今终于统一了川军势力,也有了抗击外敌的机会,再让他无视列强的欺辱,跟国人自相残杀,恕他无法做到。

  拒绝了申凯正命令的刘元勋于翌日电告全国,自己将带领三十万川军出川,前往东三省抗击日寇。

  刘元勋通电全国宣布抗日的消息一出,国内各界顿时欢欣鼓舞,纷纷表示支持。

  红党中央更是发来电报,表示愿意提供给川军抗日所需的军需物资,让他们武装好自身再前往东三省。

  川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向来突出,这几年又年年碰上天灾人祸,为了活命,大多数川省人这才争相加入川军部队。

  因此在国内,川军的穷困是众所皆知的。

  如今刘元勋又公然反抗了申凯正的命令,国民政府的军费他们肯定是无法再拿到了,抱着团结一切可团结之力量打算的红党,自然要帮有抗日之心的川军兄弟一把。

  这对原历史上日子过得同样艰难的难兄难弟,总算联手走到了一起。

  川军宣布加入抗日,自是令独自奋战,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红党欣喜不已,却将申凯正气了个半死。

  深恨刘元勋不服从军令的申凯正在暴怒过后,当即将刘元勋开除出党籍,并取消之前对他的任命。

  只是刘元勋已经决心率军北上抗日,对这些都不在乎了。

  带着三十万川军长途跋涉走了三天,才终于进入湘鄂根据地。

  刘元勋原本以为在国民政府的多次围剿之下,红党日子过得肯定很糟糕,生活条件必定格外艰苦。

  然而进入湘鄂革命老区后,他才发现这里的发展竟不比沿海省市落后多少。

  根据地的工厂烟囱林立,公营商店内的各种物资供应也十分充足。

  便是路上的行人,亦是各个朝气十足,昂扬向上,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于他们在川省看到的那些神情麻木的民众。

  即便是见过世面的刘元勋,在红党高层的带领下看过根据地的工农业建设的真实情况后,都忍不住目瞪口呆,更别提他带来的那三十万穷苦川军了。

  等土包子川军战士摸到刚从兵工厂运送过来的新枪,换上厚厚的棉衣军装,还吃到了十分可口的压缩军粮时,所有人都是恍惚的。

  就算他们以前受国民政府统领时,都没过过这样的好日子。

  这些川军都是普通的劳苦大众出身,若非被天灾人祸逼的实在活不下去,也不会为了一口吃的就去从军。

  此时看着那些热情洋溢,认真教授他们如何使用新式枪支的红党战士,在跟战士们打听根据地的生活情况后,这些川军士兵的心里不由躁动起来,有些人甚至心想还不如干脆加入红党算了。

  陪着刘元勋了解完根据地情况的于之润,扭头看向正怔怔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刘元勋,微微一笑。

  如果放在十年前,任他如何想,也无法相信他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发展到这个程度。

  虽说这是无数革命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更主要的还是有林知言这个堪称全能的科学家的存在,才让他们根据地的发展速度犹如插上了翅膀一般。

  这三十万川军既然已经来了他们这里,于之润等人就没打算再让他们回归国民政府。

  既然跟着红党也能过上好日子,相信面对红党的招揽,这些川军肯定不会拒绝。

  虽然想要招揽川军,现在却不是时候,于之润决定还是先帮川军熟悉新式武器,尽快让他们赶往东三省抗战为要。

  经过十多天的换装修整后,三十万川军带着充足的武器和干粮再次向北进发,跟着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二十万工农革命军。

  东三省那边的情况随着日寇不断增兵,愈发危急。

  王蕴蒲和林知言等人在那边支撑的也颇为辛苦,已经数次跟党中央发来电报寻求兵力上的支援。

  党中央倒是想要多派点部队过去,只是他们还要面对申凯正的围剿,无法抽调出更多的人手。

  如今有了这三十万川军加入,总算大大缓解了红党兵力不足的困境。

  由于张少帅带领的东北军撤退的过快,此时的东三省哪怕还有数万工农革命军在拼命抵抗,依旧有大半国土直接沦陷。

  王蕴蒲和杨继生率领战士们在辽宁吉林一带浴血抗战,林知言则在后方加快兵工厂的扩建和生产恢复工作。

  在数万熟练工人的帮助下,从奉天兵工厂搬过来的机器很快被重新组装好,磐石兵工厂的产能终于进入了爆发期。

  有着充足武器供应的工农革命军,在跟日寇战斗之余,还不忘收拢那些未能撤往关内的东北军残军,不断壮大自身。

  及至三十万川军和二十万红党战士赶至东北时,王蕴蒲部的规模经过两个多月的发展,已经由八万扩大至十五万人。

  这新增的七万名士兵,除去收拢的东北军外,基本上都是从沦陷的国土上逃来的难民。

  突遭日寇侵略,又惨遭东北军和张少帅抛弃,这些差点沦为亡国奴的难民原本是绝望的,幸好随后就收到了红党在东三省坚持抗日的消息,让他们在绝望之后迅速振作起来。

  为了尽快赶走日寇,收复丢失的家园,这些难民纷纷加入工农革命军进行抗日。

  手上的队伍不断壮大,之后更有三十万川军和二十万红党战士加入战场,顿时让顶在战斗最前线的王蕴蒲和杨继生承受的压力大大减轻。